官方微信

童文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扫描添加,共同分享幼儿教育知识和思想。

微信
客服童童

Hi~大家好!我是客服童童,请扫描我的个人微信二维码,我会随时和大家交流哦~

微信
联系我们
订货平台
下载中心
政策法规 首页 >> 资讯新闻 >> 政策法规

美国“逐步退休政策”对解决我国幼儿教师老龄化问题的启示

最后编辑:2015-06-19  浏览:3559 次

随着美国高校废除强制退休制度以后,教师低退休率使美国高校教师表现出一定的老龄化趋势,伴之而来的是老教师推迟退休年龄减缓教师晋升和新老教师的更替速度,降低新教师聘用的数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工资成本,对高校人力资源的连续性造成一定影响,出现某个年龄阶段教师的断档问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美国制定了针对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的“逐步退休政策”。
  一、美国“逐步退休政策”实施简介
  (一)“逐步退休政策”有明确的政策规定
  逐步退休政策由一系列的条件和相关的政策条款组成,包括申请者的资格与条件、期限及逐步退休期间的工作量、各种待遇、权利与义务、单位对教师的支持服务等。
  1.在申请者的条件中,许多用人单位明确规定了申请逐步退休的教师年龄一般在退休前15年为限,并同时满足在本单位工作10年~15年,甚至20年。
  2.逐步退休期间,教师的工作量通常少于正常上班教职员工的工作量,一般情况下前者为后者的二分之一。这些教师在选择自己的工作任务时有很大的自主权,如他们可以选择半年休假半年上班。或选择全年上班而平时工作量较小。与之相应的是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其承担的工作量完全挂钩,即成正比关系。
  3.参与逐步退休的教师必须遵守这一政策的实施程序。具体地说,教师必须先提出申请,并履行逐级审批的规定手续,而且还要与用人单位正式签订一份具有法律意义的书面合同。
  (二)“逐步退休政策”的成功之处
  1.“逐步退休政策”有助于教师的合理流动。逐步退休政策给予教师个体更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安排自己的事务,如在工作、生活和休闲等方面具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一定职业发展兴趣的教师来说,该政策给他们提供了重新选择新职业的机会,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做最能发挥自己潜质的工作或研究项目。因此,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合理流动。
  2.“逐步退休政策”有助于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逐步退休政策的实施,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教师队伍老龄化和某个年龄阶段教师断档问题,使整个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及其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稳定性等得到进一步优化。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新教师入口”畅通和“职业流动倾向教师出口”也畅通的双向机制。
  3.“逐步退休政策”对教师个人与单位都是双赢的。对于老年教师来说,逐步退休有效地解决了因强制退休使他们从完全的工作状态到完全放下工作的“心理落差”而带来的失落,可以使他们逐渐从职业生涯中淡出,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发挥余热”而使良好的组织文化得以传承。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可以优化财力用途,把它用到招聘新教师或者其他更有用的地方。另外,政策的实施也使得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规划的预见性大大增强,从而增加了用人单位教师队伍发展的可控性,真正实现了“人本”管理。
  二、我国幼儿教师老龄化问题分析
  (一)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已非常严重
  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末取消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实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以后,有相当数量的城镇公办幼儿园,在10年~15年间没有进过新的幼儿教师。据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40岁~55岁教师已经占到了45%左右,其带来的问题,不可小视。比如,这些中老年教师不能很好地组织开展动作类活动,尤其是体育、舞蹈等活动,长此下去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
  (二)我国“一刀切”式的退休制度严重阻碍了教师的合理流动
  “一刀切”式的退体制度是造成农村及乡镇幼儿园教师老龄化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人事制度原因,在农村及乡镇义务教育布局调整过程中。迫使不少原先从事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中老年教师转岗到农村幼儿园,加剧了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的老龄化趋势。如果按照现行的退休制度,这部分人到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还需要至少10年以上。由于他们占着当地学区幼儿教师的编制,客观上阻塞了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入到幼儿教师队伍的“人口”,因而造成了老的“出不去”,新的“进不来”的尴尬局面。另外,年龄偏大的教师恰恰处于“被遗忘”的年龄阶段,在各类活动中,比如推荐上公开课等,很少被想起,职业倦怠也因此而产生,在自己升职无望但又想在别的方面体现自身价值的老师,还产生了“流动倾向”,甚至无心干好本职工作。
  (三)目前我国退休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于实践层面的下位政策
  据我们了解,近80%以上的县城公立幼儿园,几乎采取同样的办法应对教师队伍的老龄化问题,那就是“适当放宽对中老年教师的岗位管理”,特别对那些由于身体原因、家庭负担以及自身在单位发展出现“瓶颈”的那部分教师给予“特殊照顾”:一是对于身体因年龄增长而出现健康问题的中老年教师,从班里撤出来安排在办公室、保健室等一些相对“清闲”的岗位上;二是对于那些上有老下有小,或是家里有中考、高考孩子的中老年教师,在请假方面适当宽松条件,并把他们安排在保育员岗位,以减少因教师请假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三是对那些年龄偏大在本单位升职无望而自己又想在别的方面体现自身价值的教师,有些用人单位允许他们以“请假”或“停职”形式,到一些私立幼教机构聘任教学或行政管理岗位。因此,从政策层面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已经具有现实性基础。
  三、解决我国幼儿教师老龄化的积极策略
  (一)园内人文关怀,实行“老中青”教师配班制
  首先在幼儿园内,领导者在组织管理方面,尤其是在班组安排、学科课程安排等方面,应统筹考虑教师的年龄特点。可以考虑安排老教师组织与指导诸如语言、社会、科学等活动,让青年教师多担任一些体育活动、舞蹈活动等教学任务。另外,幼儿园应创造条件,保持中老年教师的青春活力。借鉴部分园所的管理经验,40岁以上的教师每天择时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形体训练,一是有助于她们身体健康;二是有助于保持她们愉快的心情。增进她们的心理健康;三是有助于她们保持专业青春的延续,减少因身心等原因造成的“职业倦怠”问题。
  (二)整合学前教育人力资源,发挥中老年教师专业成熟的优势
  借鉴“校企联合”模式,鼓励大中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共同培养幼教师资。比如,选择那些在公办幼儿园工作时间长、业务水平高、教育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参与到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来。一方面可以发挥他们实践性知识丰富的优势,指导在校生把学前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并有效地物化成自己的“条件性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大中专院校由于学生规模过大,教育见习、实习指导不到位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等问题。
  (三)实行“逐步退休”制度,有效促进幼儿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
  借鉴美国教师“逐步退休”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申请条件和严格的实施程序。如教龄在15年~20年、年龄在40岁以上的在编在岗教师。可以申请“逐步退休”。实行“逐步退休”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老教师“出不去”,新教师“进不来”的问题。另外,鼓励公办园中老年教师到民办幼儿园聘任教学园长或教学主任岗位。一方面可以解决因年龄增大而产生的“职业倦怠”问题,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感觉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能够对民办幼儿园起到“智力支持”作用,从教学、管理等方面带动民办园走上“规范化”道路。进而提高民办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使人们可选择的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增加。有效缓解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文章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