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8〕第47期
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宏大叙事与具象表达相结合,提供个性化、对象化、定制化的内容,让宪法走入青少年日常生活,让“每一天都是宪法日”,有力提升宪法法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网络普法广覆盖。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作用,用好网言网语,开发有声有色、出新出彩的网络普法内容。依托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深入开展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开设网络“青少年宪法课堂”,邀请宪法学专家集中录制100个宪法教育微视频,提供权威学习资源。围绕“宪法与国家、宪法与社会、宪法与个人”等主题,开展宪法演讲网络海选活动,共有1.1万名学生参与上传演讲视频。开展“宪法小卫士”网络火炬传递活动,截至11月20日在线学习学生达8.8亿人次,有2500余万人考试合格成为“宪法小卫士”。山东通过网络在线直播全省“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决赛,期间共有12万人在线点播观看。
卡通普法重吸引。建成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其中三分之一为宪法馆区,通过“《宪法第一课》AR宪法课桌”“宪法百问百答互动机器人”“走进宪法殿堂VR”等科技手段,增强互动体验,提升普法教育吸引力。制作300分钟法治故事动画、500分钟视频、1000幅法治漫画和图片,采用融合投影、360度全息互动投影、语音互动对话等方式,讲述中外法治文化发展历程。黑龙江制作37集法治原创动漫《法治知识》,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天津举办“明宪立德 津彩青春”高校大学生法治原创作品征集大赛,内容包括微电影、宣传片、动漫、平台小游戏、表情包等。安徽开展“法润江淮 共筑美丽安徽”大中小学法治漫画、故事、微视频作品征集大赛,参加省级评选的作品1200多件。东华理工大学学生策划制作《我与宪法》手绘动漫视频,被人民网推荐展播,吸引大量网民点击观看。
“指尖”普法促深入。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以官方形象“小治”为原型,将“争当宪法小卫士”“弘扬宪法精神”等主题与青少年日常用语相结合,开发16个“小治学习篇”微信卡通表情。浙江在“教育之江”微信公众号上推出15集动漫普法剧“法治微视频”,其中10集阅读量超10万人次。四川通过各级教育类官方微信和高校“易班网”直播“学宪法 讲宪法”比赛,受众达35万余人。山西“学宪法 讲宪法”微信公众号推出“宪法知识100问”,发布两届大赛微课作品684个、微电影作品117部。广东举办“暑假我和家长一起学宪法”活动,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学生心得,实现宪法知识“靶向”精准化传播。
文艺普法常熏陶。将宪法学习宣传与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实现用法治文艺作品引导人、熏陶人、影响人,让青少年在众多艺术作品中感受宪法魅力。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创作宪法主题歌曲《宪法伴我们成长》并录制MV,已在全国许多学校唱响。制作互动宪法剧《宪法的力量》《求法记》等,通过童话形式演绎宪法故事,让少年儿童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北京选用学生演员,编创《“奇奇”的奇妙旅行》宪法情景剧,送戏进校6场次。河北石家庄市开展宪法主题文艺作品(书法、绘画、作文等)征集活动,将优秀作品在微信公众号展示,供全市中小学生学习交流。
故事普法出实效。把讲故事作为基本理念、基本方式,创新话语表达,将宪法学习宣传与现实生活案例相结合,增强法治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发布《青少年法治文库》系列丛书,包括“108条你必须知道的法律常识—宪法篇、校园篇、家庭篇、环境与出游篇”,涵盖《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规定的重要法律内容。宁夏组织编写《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100个案例读本》,通过鲜活生动的事例,让宪法法治精神在青少年脑海中牢牢扎根。上海以法治故事为引领,积极推进课程育法,将宪法精神全面融入历史、地理等学科,将法治故事制成慕课小视频,放在校内大触摸屏上供学生随时观看,达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